2.2.1 運動強度:是運動康復的定量化核心,直接代表運動中能量消耗水平,影響訓練效果與安全。

運動強度要求控制在40%~60%最大吸氧量,以改善代謝和心血管功能。過低達不到治療效果;

強度過大時,無氧代謝比重增加,降低治療效果,還能引起心血管負荷過度,應避免。運動強度大小以運動中患者心率為評定指標。

年齡預計方式:靶心率=170(180)-年齡(歲);其中常數170適用於病後恢復時間較短,

體質較弱者;180適用於已有一定鍛煉基礎,體質較好的患者。自測脈搏方法:運動停止後立即測10s脈搏,

然後乘以6表示1min脈搏數;部位是橈動脈或顳動脈。主觀感覺判定法:運動中能和別人說話而不感到氣喘。

2.2.2 運動時間:每次持續運動時間:從10min開始逐漸延長至30~40min,中間可穿插必要間歇時間,

靶強度運動時間持續不少於20~30min為宜。運動時間過短,達不到體內代謝效應;運動時間過長加之運動強度過大,

易產生疲勞,加重病情。每次運動前安排15min預備活動時間,讓肌肉、關節、韌帶和心血管系統逐步適應訓練期運動應激;

每次運動結束時安排5~10min整理活動時間,讓高度興奮的心血管應激逐步降低,適應運動停止後血活動力學改變。

充分的預備和結束活動是防止訓練意外的重要環節,訓練時心血管意外70%均發生在這兩個時期。  

天天運動時間安排: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的患者,以餐後30min~1h開始為宜。這是由於所有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參加運動。

餐後攝入食品加上餐前用了降糖藥物,能阻止肝糖原的分解,又能促進肌肉利用外源性葡萄糖,以達到糖代謝平衡;

同時餐後進行運動時又要避開降糖藥物作用的高峰期。要求:口服降糖藥物與進餐配合;使用胰島素在餐前30min注射再進餐。

2.2.3 運動頻率〔2〕:根據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時間及患者個體情況來掌握控制。

每週運動鍛煉3~4次最適宜。如運動量較大,間歇時間稍長;運動量較小宜逐日或隔日進行;運動量小,

患者身體條件較好,且每次運動後不感覺疲勞,也可以每天運動一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病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